今晚喝了点酒,习惯性打开 QQ 空间看朋友们发表的动态。偶然间,“冬至”两字已跃然在眼前。曾几何时,冬至已成为我黯然的一天。每年这天,我总要记下那些伤感的心事,虽已事隔多年。也许,我之前的一位同事说得对,我总是放不下。
在老家,冬至扫墓是我们的习俗。每年这天,每个家族成员都会聚在一起,带上祭奠品一起上山感怀先人,这天也是家族小团聚的日子。可这天对我来说,总会勾起很多往事的回忆。也许不只是这天,每年有那么几天总会勾起阴暗的一面。
我已有七年没到老家的墓前。头脑里只有孩提时的印象了。也许,真是只有在不懂事的年纪,生活才是最快乐的。
如果问我,父亲是在什么时候离开我们的,我并不是很清楚。我比较清楚的记得,大一上学期那时,我过得很快乐很快活。可是,寒假回到家那天,一切都变了,变得无法预知,似乎天都快塌下来了。那年,家变得萧条了,母亲消瘦得不成人样了。我从母亲那里得知,父亲 1 月5 号去世,已事隔半个多月,他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学习,留下遗言,封锁了他去世的消息。当我从母亲那里听到父亲去世的情景,眼泪一直在心里打转,可至始至终没有哭过,至今我已忘记如何流眼泪。
于是,至此之后,心中产生了一道阴影。大学的几年时光变得消沉堕落。明明是心理成熟了,却不愿去面对,非要装出疯疯巅巅,什么都不懂的样子。于是,我所有的心事,只有用文章来表述。当我发现文章朴实的描述,已刻画不出我的心情时,于是,我开始学会写诗填词。之后,犹如滔滔江水,一发不可收拾。
突然有一天,我记下了这样的一段话:
“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生离死别,别期若有定,百般煎熬又如何,然而没有定下别期的痛苦却又何止是痛苦?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失去亲人,亲人的离去带走的是对世间的牵挂,却又给世间留下了一丝丝的思念。可悲!没有了亲人的呵护、没有了亲人的牵挂,却又增添了几分思念、几分感伤。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悔恨,然而时光无情,悔恨无用,却又何处话凄凉!”
后来在《采桑子 * 梦里哭冢》这首词中,我特地作了这样的备注:“时光如梭,一别两年有余。两个月后便是父亲的祭日,自从塞北求学以来,不曾见过父亲一面,不曾在父亲临终病榻前聆听训言,不曾去过父冢前哭诉情怀,此皆是孩儿的不孝。每缝念及此处,心中甚是感伤,犹胜万箭穿心之痛,可惜无以扶伤,惟有作词而念之。可怜,不知曾有多少无眠之夜凭栏而泣,此亦不减我心中之痛。痛!痛!痛!往日销魂,今朝还痛。许多夜,以酒浇我心上愁,怎能减我心中念。可恨,莫道黯然销魂,相思无用,若是惟别,别期亦有定,百般煎熬又何如,却不知此生宿命,此世永隔,无相会之期。恨!恨!恨!莫道生离死别,血泪何以浇愁,杜康何以解忧,忧愁如此,此生怎能堕志,直叫人化作一腔热血,抱负洒满天下!”
我以为,既然我写下了这样的文字,我想我应该已经释怀了。可不然,后来的很多文章和诗词还是证明了我依然放不下。现摘录其中两首:
《采桑子 * 冬至面南思亡父》
2007-12-22 07 年冬至
斜阳横过壶山后,
月若银钩,
冬似清秋,
去自经年恨未休。
黯然莫道寻常事,
白瓦土楼,
碧草坟头,
挥袖悠悠醉酒愁。
《误佳期 * 清明悼亡父》
2009-04-06
清明之日未能到父亲坟前叩祭,甚感不安,百感交集,悲痛难陈,特赋词而记之。
莫怨忧伤无数,
莫问闲愁几许。
儿时呵手伴读书,
醉醒离人苦。
此恨有谁知,
泪咽无声处。
几回偷拭却湿衣,
夜静浑无语。
如今,重温过往的文字,往事又跃心头,无以表达,我也只能用过往的文字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,正是“此恨有谁知,泪咽无声处。几回偷拭却湿衣,夜静浑无语。”
发呆了很久,累了,转眼望去,从我的卧室望向窗外,望向天空,天空很暗,一望无际,没有一颗星星。不知道老家的那片天空是否依旧,是否零星点点?
此时,头已经开始有点痛了,口干了,也许是酒喝多了的缘故吧?
于 2011 年 12 月 22 日 凌晨三时许
记下不愿回忆而回忆的心情,搁笔于此